English 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办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大要闻 > 正文

师大要闻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文学院——德育引领,三维多驱,交叉协同,培育卓越“文”“艺”人才

2024-05-05 17:26   来源:成品人视频w免费观看新闻网   作者:文学院   点击:

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戏剧影视文学3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国际教育是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坚持德育引领,以“读、说、写”三种核心能力为抓手,以“课堂-社团-赛场”等教育力量为驱动,以交叉协同为改革路径,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卓越“文”“艺”人才,包括以湖南师大附属中学校长谢永红、上海市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李海林为代表的卓越教师、校长,以湖南省作协主席汤素兰、原海南省作协主席韩少功为代表的著名作家,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廖可斌、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李永东为代表的卓越学术人才,以原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焕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振华为代表的著名影视人才,以原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曙光为代表的知名企业家,以原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兼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为代表的政界领导。

一、德育引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

学院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核心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一是善用“大思政课”。充分挖掘党和人民奋斗历程中宝贵的思政资源,组织师生全程化、沉浸式参与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建党百年等重大活动,投身脱贫攻坚决胜阶段和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引导学生自觉贴近爱党爱国“红线”、主动靠近家国大事“前线”、挺膺担当紧要时刻“阵线”。二是重视“课程思政”。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是抓实“关键环节”。在开学季、毕业季、建党周年日、国庆日等时间节点强化典礼育人,把远大理想信念融入大型典礼活动中,领导老师走上思政课讲台,为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开展“喜迎十九大,我为盛世写华章”师生原创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通过德育引领,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不断增强,入党申请率达100%,志愿者注册率达100%。《战“疫”中我看到……》获得第12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播类二等奖,《从“半条被子”到“幸福路子”的胜利密码——红色沙洲脱贫对青年使命担当的价值研究》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全国二等奖;邓郭欢、熊雨涵同学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二、三维多驱,培养两“文”一“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

“读(看)”“说”“写”是文学院各专业学生所必备的能力,也是养成其核心素养的关键构成。基于此,学院十分重视课堂、社团、赛场等教育渠道的作用。

(一)课堂育人:对标专业能力,推进教学改革。学院主动开展“课堂革命”,革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课堂角色,有效运用案例、现场和研讨式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注重核心能力培养,凸显课程的高阶性。“‘三维多驱多保障’汉语言文学本科生专业核心素养培育机制构建与实践”“‘电影思维’: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等5项教改成果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三等奖。

“中国现代文学史”“唐宋诗词与传统文化”等10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或一流课程,“语言学概论”“汉字解析与教学”等19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或一流课程。《特殊场景下的类型电影拍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30多个课题获省级教改立项。专业教师连续多年在学校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胡海义、吕不、唐智芳、牟方磊等获省级教学竞赛一、二等奖。

(二)社团育人:强化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志趣。学院多渠道谋求社团的科学发展,探索社团的有效管理,实现社团的内涵提质,激发学生“读”“说”“写”内驱力。朝暾文学社、楚魂戏剧社、演讲团、黑蚂蚁诗社等多次获“全国大中专最具影响力文艺社团”“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校图书馆发布的阅读报告表明,该院学生入馆人数最多、借阅总量最大。

(三)赛场育人:鼓励学生参赛,培养专业英才。学院长期举办古典诗词背诵大赛、语言艺术大赛、写作竞赛、剧本创作大赛、电影短片展等,成为传承古典文化、书写中国形象、展示语言艺术魅力的重要平台。立足各种赛事,高度重视专业学生的每一次竞赛,为其配备优秀指导老师,提供完备的后勤保障支持,建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学促赛、以赛促学”的机制。近10年,学生共获各级各类竞赛奖励300多人次,其中部省级以上竞赛奖励100余人次,包括全国、省级大学生演讲大赛特等、一、二等奖30余人次,全国、省级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二等奖17人,省级大学生写作竞赛一、二等奖20人等。

在落实辅导员工作制的基础上,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和“班导师制”相结合的“双师制”,从组织、制度等方面推进教师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双师制”将学生与多元化的学科专家融合在一起,将多元化的培养方法与专业能力构架结合在一起,将学生的当前状态与未来链接在一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三、交叉协同,夯实新时代新文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基础

学院高度重视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汉语国际教育)、艺术(艺术学)学科资源的交叉和融合,积极实践专业教育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知识教育双向融合的“内外会通”的育人新模式。

(一)内部深度融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内的普通师范班、公费师范班、演讲与写作创新班、“杨树达”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国家中文基地班实行资源共享,汉语国际教育、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充分依托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育学科和艺术学学科,“文”“教”“艺”协同发展。

(二)外部融通交叉。一是构筑学术交流讲坛。持续开展“智慧之光”学术名师系列讲座,定期邀请海内外高校名家、作家、教育专家、导演和编剧等人员前来学院短期授课、举办学术讲座或沙龙。二是拓展实践育人基地。与国家级学会、省电影局、省文联、省作协、省广播电视台、潇影集团、地方教育局、高校、中学等共建实践基地,还通过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等9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互派学生留学项目,形成协同育人机制。三是搭建以研促教、教研结合平台。湖湘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湖南青年作家研究中心、湖南文艺评论基地、湖南省新时代文艺研究中心成品人视频w免费观看基地等机构相继成立,构建学院与社会、文艺研究与写作实践、文学书写与艺术育人全新互动机制。

经过多年探索,学院的交叉协同育人模式不断得到优化,育人成效不断凸显,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项目实现了从校级、省级到国家级的全部覆盖;易星舟同学成立的聚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年营业额近百万,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大学生创业英雄年度100强”;历届毕业生更是获得海内外用人单位、读研高校的广泛认可。

分享到:

上一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音乐学院——融合·创变,铸就卓越音乐艺术人才

下一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医学院——探索“三着力六支点”教育模式 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关闭